當地時間5月28日,泰國曼谷,示威者們發起集會抗議軍事政變,並和軍方產生了激烈衝突。最終軍方成功將部分示威者逮捕。
  
  當地時間5月28日,泰國曼谷,示威者們發起集會抗議軍事政變,並和軍方產生了激烈衝突。最終軍方成功將部分示威者逮捕。
  中新網7月3日電 (郭炘蔚 孟湘君) 當政千日,美女總理英拉黯然下馬;“紅黃不接”,軍方再度插手干政。今年上半年,泰國上演街頭政治大戰,政府與示威者僵持不下,局勢一路跌宕起伏。而隨著軍方實施政變,泰國再現“選舉-政變-選舉”的循環,重覆起了屢遭詬病的政治套路。要實現長久的和平民主,徹底粉碎政治“怪圈”,這個東南亞國家,似乎還遠未能找到治根良方。
  軍方政變 怪圈再臨
  戒嚴、宵禁、全國所有電視臺和廣播電臺正常節目停播,5人以上不得公開聚會,入夜後家家戶戶閉門不出——今年5月下旬軍方掌權後,原本淹沒在示威喧嘩聲中的泰國,一度“鴉雀無聲”。
  然而,平靜錶面下,政治暗流涌動。處在亂流中心的,則是一份法案和一對泰國人家喻戶曉的兄妹。妹妹,是時任泰國總理英拉•西那瓦,哥哥,是流亡海外的前總理他信•西那瓦。
  2013年10月底,在下院通過被反對派猛批是為他信“量身定做”的“特赦”法案後,泰國陷入連綿不斷的示威浪潮。英拉政府不得不解散下院提前大選,形勢卻未見緩和。今年1月,數萬人“封鎖曼谷”,2月,軍方清場引爆流血衝突,3月,憲法法院裁定大選違憲,4月,反政府領導人動員百萬人示威,5月,英拉跌下總理寶座……事態飛速惡化,局勢瞬息萬變。這個國家,成了一鍋沸粥。
  而在這亂局沸騰之時當頭澆下一盆涼水的,正是此前宣稱持觀望態度的泰國軍方。在調解無效後,軍方“閃電般”政變奪權,暫停憲法,軍事管制,接掌國家。泰國智庫“暹羅情報研究所”主任甘•然榮稱,這是一場“幽靈政變”,因為軍方未事先告知看守政府便採取了行動,並步步試水,擴大權力。
  對泰國人來說,這次政變,已算不上是“驚天意外”。事實上,1932年以來,泰軍方已實施過10多次政變,平均7年多一次。而自2006年他信政權倒台以來,這個國家更陷入了“反他信”和“挺他信”兩大陣營輪流“坐莊”的怪圈。兩大陣營針尖對麥芒,無論是國會內鬥還是街頭示威,都經常導致社會、政治、經濟陷入僵局,幾近停擺。這種循環往複在軍隊或法院等本應中立的第三方介入後,不僅未能終結,反而陷入一個更大的怪圈。
  不守規則 民主失效
  對於這種政治怪圈形成的原因,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指出,泰國社會的民主程序不夠成熟,大選中的少數派不尊重選舉結果,而多數派在執政過程中,也不尊重少數派利益。契約精神的缺失,使泰國民主政治幾成一紙空談。
  郭憲綱進一步指出,泰國精英統治階層與之前無投票權的大眾的二元對立,是造成怪圈一再反覆,難以走出的深層因素。精英階層與草根階層都缺乏妥協精神,長期以來,不能按照民主原則承認失敗,才屢屢造成和解無效。
  十多年前,作為草根階層利益的代言人,他信的泰愛泰黨靠著“三年緩債”、“三十泰銖治百病”等惠民政策摒棄精英政治,贏得民心,占據政治舞臺。
  十多年後,導致他信妹妹英拉在政治紛擾中折翼的,卻正是延續了他信時期惠民政策的大米補貼計劃。英拉政府用高出市場的價格收購大米囤積,試圖“取悅”米農,打穩支持根基,卻最終被指給國家財政造成損失,並滋生了嚴重的腐敗問題。
  他信的西那瓦家族及其盟友不可避免地觸動了曼谷傳統精英的利益。然而,無論以前還是現在,西那瓦家族其盟友牢牢掌握著占選民大多數的草根階層,由此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大選中連連獲勝。
  求而不得的泰國精英階層,則將政治訴求傾投到“街頭政治”當中,靠“黃衫軍”示威動搖民選政府統治。示威領導人甚至提出成立非民選政府的方針,以規避選舉,防止西那瓦家族及其盟友再度獲勝。
  他信被推翻流亡後,支持他的“紅衫軍”也走上街頭,與“黃衫軍”正面相對。泰國政治形態中的獨特一幕“紅黃對決”,從此多番上演。
  使情況更加複雜的是,這盤混亂的棋局還時不時有第三位“玩家”來操縱。軍方和司法部門在數次政治動蕩中,都扮演過關鍵角色。它們以政變形式介入局勢,一方面為當下僵局找到無奈的出口,另一方面卻嚴重削弱了國家機構的公信力和民主程序的說服力,將泰國越來越深地帶入死衚衕。
  迷宮尋路 未來難測
  此次通過堅決打擊反政變聲音、對普通民眾實施“懷柔”政策,泰國軍方暫時控制住了局勢。然而,這並非長久之計,政局仍處在迷宮之中。
  雖然泰國軍方以局勢緩和為由解除了宵禁,但半個月來,打擊反政變示威的行動沒有停止。行動中,軍方繳獲了1996支槍械、3萬多發子彈、256枚爆炸物——而這隻是冰山一角。期間,數十人被捕,許多反政府領袖及人士也仍處在軍方“看守”下。
  曼谷街頭,快聚快散的零星抗議如毛毛雨一般,無法淋濕軍政府這把“大傘”;而坐在象徵“民主消亡”的塑料花旁,反政變絕食者日漸消瘦,卻無人理睬。
  眼見零星抗議難見成效,一些紅衫軍領袖將陣地轉移至海外,成立了反對政變聯盟組織“自由泰國”,發起“不服從軍人統治運動”,宣告立場。一名紅衫軍領袖在呼籲民眾對抗軍政府時,激動地指責道,軍政府承諾“要讓國家恢復快樂的日子”,只是“一個騙局”。
  反政變之音或明或暗地傳出之餘,國際社會也對泰國投去聚焦目光。美國取消與泰國的部分合作和援助計劃;英、法、德譴責政變行為;新加坡敦促各方避免暴力;聯合國則呼籲“立即恢復符合憲法的、平民的、民主的管理”。
  面對多重壓力,5月底,泰“維護和平與秩序委員會”主席、陸軍總司令巴育宣佈了民主進程“三步走”路線圖。第一階段,重點確保國家安全及推進和解;第二階段,起草臨時憲法,成立立法議會並推選新內閣管理國家;第三階段,以自由、公平的大選為重點,整個進程預計耗時15個月。
  巴育說,軍方沒有“戀權”欲望,但軍方有必要為結束衝突、恢復秩序而採取措施。雖然巴育希望得到理解,甚至不惜親自創作愛國歌曲《讓泰國再次幸福》以博取民心,但泰國內外對軍方的做法鮮有認同。
  目前看來,泰國軍方進行的人事調整及“全面改革”,都是站在精英階層一邊,為削弱他信及其盟友影響力而做的努力,旨在為未來選舉產生精英階層所希望的結果創造條件。
  然而,專家指出,軍方很難改變他信及其盟友與泰國底層人民利益攸關的狀態。如果再度舉行民主選舉,他信及其盟友獲勝的可能性仍然較大。而草根階層與精英階層如仍無法達成妥協,泰國恐怕將重蹈覆轍,繼續陷入怪圈。只有整個民族沿著法理機制共行,避免極端行動,才可能探索出治本的方法。(完)  (原標題:年中策劃之“泰囧”:軍隊掌權 走不出政治怪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u57nunc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